以技術為基礎的基礎架構(或InfraTech)的承諾令人垂涎。更聰明、更綠色的城市,接的運輸系統,高效、碳中和結構,性能更高、持續時間更長的資產,更快地應對流行病,所有這些都由無處不在的5Gwi-fi提供動力。
但事實證明,實現這一目標比想象的要困難。互聯互通差、監管繁瑣、資金不足和技能差距都阻礙了進步。
只有通過政府的持續努力,加上公私合作和投資,我們才能加快采用InfraTech的步伐,迎來數字基礎設施的新時代。
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加速這一過程:
1.政府應發揮帶頭作用
至關重要的是,各國政府要創造一種氛圍,讓Infratech能夠蓬勃發展。通過采取協調的、國家和區域的方法,他們可以鼓勵在人工智能、自動化、物聯網(IoT)、無人機等技術的支持下,創新和采用智能交通和建筑、綠色能源和數字政府。
這應該需要在高速連接、云計算、傳感器和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資金。考慮到稀缺的資源,各國政府將不得不把重點放在那些潛力最大、能夠大規模交付的技術上。

監管、立法和采購準則應靈活,并注重結果,而不是具體的技術。此外,各國政府應減少對具體技術的重視,而應通過跨部門解決方案鼓勵技術整合。
數字連接是一個重要的優先事項。這意味著放松監管限制,以刺激投資進入“最后一英里”的互聯互通--可能使用稅收優惠。
在政府的支持下,這種方法增強了韌性,并加快了經濟從流行病或其他沖擊中復蘇的速度。
2.適應不斷發展的技術和風險
技術變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下一件大事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因此,各國政府必須對技術和相關風險采取前瞻性的方法。
法律法規可能難以跟上變化的步伐,這可能會阻礙令人興奮的新創新的實施。答案可能是使任何監管和采購指導方針盡可能靈活,重點放在未來的結果上,而不是具體的技術。
在應對風險時,情況也類似。負責政策的人員必須預測新技術如何影響環境、就業、社會包容和數據安全。他們需要通過嚴格的數據保護、環境標準和有計劃的再教育來預測和管理任何后果。
3.把數據放在政策的中心位置
數據是Infratech的驅動力。它已經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資產,推動電信、電力、水、交通和數字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的發展。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各國已經展示了先進的數據分析如何能夠成功追蹤新冠肺炎的傳播,以及監控食品和生產供應鏈。
隨著政府日益數字化,以公民為中心的心態可以確保人們平等地獲得他們需要的服務-如醫療和社會護理、教育和公用事業。
政府越是促進數據共享和互操作性,就越有助于傳播思想和刺激創新。他們應該優先收集、處理和獲取公共和私人數據--并把重點放在數據質量和準確性上。
他們還應該意識到,數據隱私和保護是公民信任的基石-所有這些都是成功采用Infratech的關鍵。加拿大的數字憲章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國家愿景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4.廣泛運用政策杠桿
各國政府有許多工具可以用來加速Infratech的發展。正如我已經提到的,前瞻性的立法和監管-最好是跨部門甚至跨國家-可以打開創新的機會。
如果被取代,龐大而昂貴的基礎設施資產可能會擱淺。通過對項目采購和合同采取全生命周期的觀點,政府獲得了靈活性,可以在這些資產出現時使用較新的Infratech來增強它們。“即服務”采購也越來越受歡迎,以降低風險。
投資較新的技術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政府可能不得不建立符合投資者預期的風險回報概況。采用公私伙伴關系(PPP)和治理的最佳做法有助于在利益攸關方之間適當轉移風險。
政府機構往往缺乏支持Infratech的能力,支離破碎的結構阻礙了創新和數據共享。創建專注于轉型的新公共組織可以幫助傳播新思想,提高國家能力和能力。
最后,各國政府必須培養接受Infratech的技能,方法是激勵企業培訓員工,設立公共培訓計劃,并鼓勵與學術界和工業界合作。
5.吸引民間資本
如何讓投資者對收入來源不可預測的潛在高風險Infratech風險投資感到興奮?
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供行業補貼,特別是在項目的早期和后期階段。這些措施可以采取稅收優惠、優惠融資或研發贈款的形式。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加速了全國的采用,降低了成本。
另一種選擇是將一些較小的項目捆綁成一個較大的集合,從而更廣泛地分散風險。新穎、動態的定價,包括現收現付和用戶付費,也是為了讓投資者對可靠的收入來源更有信心。
全球可持續能源創新基金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和畢馬威(KPMG)最近發起的一項倡議。這是第一只旨在將私人和公共投資者聚集在一起、跨越國界的全球基金。
該基金將只投資于有潛力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和/或解決方案,重點放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為投資者提供有競爭力的回報。人們希望,其他類似的基金會涌現出來,具有類似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激勵對創新、綠色Infratech的投資。
構建Infratech生態系統
Infratech承諾一個光明的新明天,帶來經濟高效、智能、綠色、更持久的基礎設施。它還有可能改變公民與政府和現實世界互動的方式。
每個政府的目標都應該是一個有效的Infratech生態系統,由來自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多個參與者、融資者和資助者以及用戶組成。有了這樣的體系,它們就可以為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pj
相關推薦
直播亮點①10年以上資深編輯師老師/分析師做客直播間②四大主題思想碰撞,為大家分享產業新動向、產品新技術、創新解決方案③
發燒友學院發表于 2020-10-12 00:00
?
17017次閱讀

3月3日下午,魅族正式推出了2021年度旗艦——魅族18 Pro手機,首發搭載昨天發布的Flyme ....
發表于 2021-03-03 16:54?
13次閱讀

當安防行業進入大變革時期,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涌入該行業,尤其以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為代表,推動行業的....
發表于 2021-03-03 16:49?
16次閱讀

除了主打極致性能的魅族18 Pro之外,魅族今天也發布了魅族18,這是雙旗艦中的大杯,配置也是驍龍8....
發表于 2021-03-03 16:47?
162次閱讀

4G繼續占據主導地位,5G物聯網增長將是漸進的。
發表于 2021-03-03 16:40?
0次閱讀

在平板電腦市場,能維持每年新品更迭的,估計就剩下蘋果、三星和華為了,其中蘋果的iPad市場占有率絕對....
發表于 2021-03-03 16:30?
99次閱讀

3月3日,據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小米11 Lite(青春版)已經在海外曝光,獲得了谷歌認證,確....
發表于 2021-03-03 16:25?
56次閱讀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芯片設計企業,巴龍基帶芯片、麒麟智能手機芯片、鴻鵠顯示芯片等,都有著亮眼的表現。
發表于 2021-03-03 16:10?
64次閱讀

通過分析物聯網設備功耗,高效優化電池續航時間。 2021年3月2日,北京——是德科技公司(NYSE:....
發表于 2021-03-03 16:08?
149次閱讀

2021年2月22日,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宣布,已完成對 Sanjole 的收購。....
發表于 2021-03-03 16:03?
76次閱讀

蘋果的Face ID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不過當用戶處于戴口罩狀態時,Face ID的使用效果可....
發表于 2021-03-03 16:01?
0次閱讀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介紹了一套基于蝗蟲耳朵的“半生物 / 半機械”裝置。作為仿生學....
發表于 2021-03-03 15:58?
16次閱讀

無論是在家中、辦公室還是戶外,用戶都希望能確保周圍的空氣是干凈且可以安全呼吸的——新冠疫情就已充分證....
發表于 2021-03-03 15:50?
95次閱讀

近日,Digitimes Research發布了蘋果iPhone出貨量預測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
發表于 2021-03-03 15:42?
20次閱讀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今年國內智能安防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而且,得益于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新技術的....
發表于 2021-03-03 15:41?
156次閱讀

摘要:為了方便人們更好地管理寵物,設計基于STM32和機智云SDK進行二次開發的安卓APP寵物管理系....
發表于 2021-03-03 15:40?
81次閱讀

? 近日,國外一網友在 TikTok 上發布視頻稱,自己駕駛特斯拉汽車在無人墓地行駛,車輛卻檢測到了....
發表于 2021-03-03 15:33?
66次閱讀

以電容、電阻、電感為代表的的被動元件常被稱為“電子之米”。就想人類需要吃飯一樣,任何電子產品都離不開....
發表于 2021-03-03 15:33?
78次閱讀

2020年,中國5G建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中國5G普及速度走到了世界領先的位置,令人矚目。
發表于 2021-03-03 15:28?
40次閱讀

目前,大多數中高端手機都搭載5nm或7nm工藝的處理器,而國內擁有這類級別芯片設計能力的只有華為。可....
發表于 2021-03-03 15:23?
95次閱讀

3月3日下午,魅族即將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魅族18系列手機。發布會召開前,魅族官方在社交媒體上發....
發表于 2021-03-03 15:23?
108次閱讀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交5份提案,涉及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智慧養老進社區、互聯....
發表于 2021-03-03 15:05?
126次閱讀

走出誤區:工業物聯網需要新建設施嗎? 一些企業領導者認為,老舊的設施會阻礙數字化轉型,因此必須更換。....
發表于 2021-03-03 15:04?
0次閱讀

3月1日,vivo正式宣布了新機vivo S9系列的核心規格——全球首發搭載天璣1100處理器,搭配....
發表于 2021-03-03 14:48?
113次閱讀

全球5G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GSMA預計,至2021年底5G網絡將覆蓋全球1/5的人口;到2025年....
發表于 2021-03-03 14:41?
75次閱讀

隨著“新基建”的持續推進,業界對通過5G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更加迫切。由于不同行業信息化特征差異....
發表于 2021-03-03 14:41?
80次閱讀

近日,2021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2021上海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MWC2021上....
發表于 2021-03-03 14:33?
71次閱讀

今天iQOO Neo5外觀曝光,新機將采用三攝方案,使用iQOO經典的Tone-in-Tone設計,....
發表于 2021-03-03 14:22?
59次閱讀

當前,5G網絡建設進入快車道,公共通信網絡(以下簡稱公網)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飛速發展。在生活中,人們....
發表于 2021-03-03 14:22?
50次閱讀

農業氣象站是由托普云農研發供應的,該儀器廣泛應用于氣象、農業,檢測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科學管理農....
發表于 2021-03-03 14:16?
17次閱讀

自今年1月披露,擬與合肥市肥東縣人民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總投資15億元建設新型顯示器件智能....
發表于 2021-03-03 14:12?
137次閱讀

? 2 月 24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1 年 “十大突破性技術” 發布會在杭州余杭區未來科....
發表于 2021-03-03 14:11?
97次閱讀

深山樹林溫度達到預警線,系統自動報警;汽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導航清晰顯示前方路段有多少急彎險道。今后....
發表于 2021-03-03 14:10?
103次閱讀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及《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發表于 2021-03-03 14:02?
129次閱讀

? 回想在校期間,很多同學會在課間休息時從書桌里掏出魔方或嫻熟或略顯笨拙地轉動起來,甚至上課時有些同....
發表于 2021-03-03 13:58?
41次閱讀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可以說它的身影無處不在。 “越來越聰明”:能寫....
發表于 2021-03-03 13:56?
48次閱讀

從5G覆蓋城市來看,數量最多的前三個國家分別為:中國(341個)、美國(279個)和韓國(85個)。
發表于 2021-03-03 13:41?
76次閱讀

在半導體行業,結構性缺芯的現象并不少見,而眼下短期內大面積缺芯、漲價潮迭起的狀況尤甚,引發了圈內圈外....
發表于 2021-03-03 13:39?
91次閱讀

新年伊始,不少朋友開始“琢磨”起裝新家的事宜,隨著人們對網絡的依賴,不少家庭紛紛重視起家庭網絡的搭建....
發表于 2021-03-03 13:02?
83次閱讀

3月3日消息,據報道,四川資陽小米9 Pro 5G用戶汪先生反映,自己的手機無法再使用5G網絡。對此....
發表于 2021-03-03 12:13?
223次閱讀

提起供應鏈,大家的第一印象通常是物流配送,還有那些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員。 其實供應鏈涵蓋的范圍遠不止....
發表于 2021-03-03 11:50?
302次閱讀

根據 DigiTimes Research 進行的分析,蘋果 iPhone 12 Pro 機型將對今....
發表于 2021-03-03 11:47?
288次閱讀

正在使用中的5G手機突然就沒信號了,這是怎么回事?最近四川地區有不少用戶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原因在于....
發表于 2021-03-03 11:39?
103次閱讀

據媒體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3月2日宣布,對三星電子和聯想集團旗下摩托羅拉移動公司這兩家....
發表于 2021-03-03 11:36?
289次閱讀

對于業績增收不增利,太龍照明方面表示,2020年9月,公司完成收購博思達資產組,博思達資產組于202....
發表于 2021-03-03 11:33?
94次閱讀

人工智能產業鏈可以分為基礎層、技術構架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發表于 2021-03-03 11:27?
221次閱讀

2021年上海MWC的會場,大量5G行業應用的展示,如同從未來穿越至當下,工作與生活的方式將因為5G....
發表于 2021-03-03 11:24?
121次閱讀

近日,知名評測機構DXOMARK對一加8T攝像頭進行評測,并公布其總體得分:111分。DXOMARK....
發表于 2021-03-03 11:14?
223次閱讀

上周剛剛結束的MWC21上海展上,英特爾與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涉及核心網絡、邊緣計算、AI、云小站等多....
發表于 2021-03-03 10:39?
76次閱讀

創建Kynisys平臺:我們如何構建人工智能(AI)的未來?...
發表于 2021-03-03 07:06?
0次閱讀

物聯網世界的通訊標準介紹
NuMicro M2351的 Thread 參考設計方案
...
發表于 2021-03-03 06:31?
0次閱讀

在給一個精密傳感器模擬前端設計信號調理模塊,是否應該使用軌到軌輸入的運放?
...
發表于 2021-03-01 06:11?
0次閱讀

重力傳感器簡介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重力傳感器作用
&n...
發表于 2021-02-25 07:20?
0次閱讀

物聯網防火墻與機器學習技術
發表于 2021-02-25 06:05?
0次閱讀

微型無線傳感器的架構與優化
...
發表于 2021-02-25 06:01?
0次閱讀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技術前景的發展趨勢
...
發表于 2021-02-24 07:16?
0次閱讀

物聯網中的身份認證
安全,身份認證以及服務提供商
建立設備的身份認證
建立身份認證面臨的挑戰
身份認證格式的標...
發表于 2021-02-24 07:06?
0次閱讀

PMSM無傳感器矢量控制原理
PSoC4簡介
基于PSoC4的無傳感器矢量控制方案
基于PSoC4的設計...
發表于 2021-02-24 06:12?
0次閱讀

眾所周知,港口城市的空氣質量通常比內陸城市差。田園詩般的海灘度假勝地和海上貿易中心的居民一方面由于大型船只...
發表于 2021-02-23 17:16?
303次閱讀

評論